联系我们   |    用户留言   |    网站地图   |    信息发布   |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专项编号XDA11000000,2013-2017 
首 页 专项介绍 进展动态 科研成果 共享平台 航次动态 交流合作 专项管理 科普园地
欢迎访问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专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进展动态 > 专项进展
中国“科学”号考察船在西太平洋研究黑潮影响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1-15  |  【打印】 【关闭】  |  浏览:
  

    新华网“科学”号科考船1月15日电(记者倪元锦 孟菁)正在西太平洋海域作业的中国“科学”号海洋综合考察船,日前投放了“沉积物捕获器”,研究太平洋黑潮暖流对中国的影响,目前这一装置工作状态良好。

  “沉积物捕获器”是一组由底砣、捕获器、浮球组成的装置。底砣由4个火车轮子制成,重约1.25吨,沉入约3100米的海底。两个高约1.5米的黄色漏斗型装置为捕获器,由绳索与底砣相连,分别固定在距海底240米、距海面700米的高度。捕获器上方是4组橙色浮球,每组3至5个,由绳索相连,每个浮球是高约半米的圆柱体。浮球与底砣可确保海水中的捕获器水深相对稳定。

  13日,“科学”号科考船抵达位于菲律宾东部的西太平洋首个作业点,投放“沉积物捕获器”,目前工作状态良好。

  随船首席科学家董冬冬说,“沉积物捕获器”可捕获海水中每单位时间下沉的悬浮颗粒,用现今的沉积物反推洋流的历史演化,探究黑潮暖流对我国的影响。

  黑潮暖流,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吕宋岛后的向北分支,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我国台湾东部岸外进入东海,经吐噶喇海峡流出进入日本东部岸外,是整个东中国海环流的主干。

  黑潮暖流以高温、高盐、杂质少、水色深、流速快为特点,是鱼类洄游的“高速公路”,也可改变近海的水团结构,推动沿途的物质输运,改变近海生源要素,从而改变近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科院海洋所副所长李铁刚介绍,研究黑潮暖流及其分支变化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变异的影响,是此次科考核心主题之一。“将从多学科协同研究的角度,探究西太平洋暖池变异与黑潮变异的关系,沉积物捕获器将于明年回收,”他说。

  “科学”号于10日15时从厦门港起航,赴西太平洋海域考察深海海洋环境与特殊生态系统,预计2月中旬返回青岛港。

版权所有 ©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专项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邮编: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