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用户留言   |    网站地图   |    信息发布   |    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专项编号XDA11000000,2013-2017 
首 页 专项介绍 进展动态 科研成果 共享平台 航次动态 交流合作 专项管理 科普园地
欢迎访问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专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项介绍 > 专项简介
专项介绍
专项简介
专项背景
专项科学意义
专项核心科技问题和目标
项目设置
研究队伍
首席科学家
学科带头人
研究骨干
管理骨干
专项组织管理
专项领导小组
专家委员会
专项总体组
专项办公室
专项背景
返回顶部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 (Western Pacific Ocean System: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onsequences, WPOS)”,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在印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打造一支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进步,实现海洋科技跨越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专项科学意义
返回顶部
专项核心科技问题和目标
返回顶部
  

本专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完成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全水体多学科探测调查工作,获取该区域海洋系统上层-中层-深层水体相衔接的综合环境信息与样品。对热带西太平洋深层海洋动力环境的特点及其对上层环流和暖池结构与变异的影响取得前所未有的认识,通过对热带西太平洋主流系与暖池变异机制的研究,揭示西太平洋深层环境对暖池变异的影响,提高气候预报的准确性。通过对黑潮和中国近海环境的协同研究,揭示黑潮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的驱动机理。通过对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热液系统深海环境与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的探索,阐释其在中深层乃至整层海洋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揭示西太平洋典型海域海底环境特点和深海生态系统。通过科学目标驱动,研发水下自主探测装备,提高立体化海洋环境信息获取和深海探测、取样能力,建立深海综合探测技术装备示范体系,推动国家深海高技术装备的发展。

本专项将在西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打造一支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进步,实现海洋科技跨越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设置
返回顶部
  

项目一“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变异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设置5个课题:

1.1热带西太平洋中上层主流系与暖池变异;

1.2热带西太平洋深层环流结构与机制;

1.3西太平洋与周边海域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及其影响;

1.4暖池的气候效应及区域海气耦合模式;

1.5主流系与西太平洋暖池调查航次与设备。

 

项目二“黑潮及其变异对中国近海生态系统的影响”

设置5个课题:

2.1黑潮向近海的物质能量输入;

2.2黑潮及其变异对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影响;

2.3黄东海生态系统对黑潮变异的响应机制;

2.4外海输入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

2.5黑潮主干区及中国近海航次调查与设备。

 

项目三“深海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

设置5个课题:

3.1海山形态、岩石圈结构与成因;

3.2海山生态系统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3热液系统海底环境特征及其影响;

3.4热液生态系统与深海生命的生存策略;

3.5西太平洋海山、热液区航次调查与设备

 

项目四“深海探测设备研发”

设置3个课题:

4.1自主观测系统;

4.2海洋连续观测系统;                

4.3新型海洋观测系列传感器与采样系统。

版权所有 © 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专项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青岛市南海路七号  邮编:266071